文化 > 珍档秘闻

朱德的衣架

作者:高 星

来源:中国报

2020-11-27 星期五

    在西柏坡朱德旧居的寝室中,有一个木质衣架,高197.5厘米、底部直径31厘米,棕色,塔形结构,顶部和中部各有三个金属衣钩。除此之外,衣架顶部、中部、底部还分别有三个圆形木板,纵向三根木撑由顶端贯穿底部与三足相连接,三足的花纹为波浪形。这个衣架是朱德在西柏坡期间一直使用的,上面曾挂过他打了补丁的衣服、洗得发白的军装及帽子。

西柏坡朱德旧居

    朱德一生都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。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,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,他的穿着都十分简朴,衣服上经常打满补丁。在自己节俭的同时,朱德还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,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。

    抗战时期,朱德和战士们一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。有一次,朱德看到警卫员在衣服的旧补丁上打新补丁,觉得方法不得当,便向警卫员传授起缝补的小技巧,说:“补衣服也是有讲究的,要先把旧补丁拆下来,再缝新补丁,这样补上才会牢靠。而且拆下来的旧补丁还可以打袼褙、纳鞋底。”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在延安见到朱德时,看到他身穿粗布衣衫,不禁被其质朴所感染,评价道:“时人未识将军面,朴素浑如田家翁。”

朱德在西柏坡使用的衣架

    在西柏坡生活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,随着革命形势大有好转,生活条件较之前也好了许多,然而朱德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。他身上经常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,衣架上也挂着补了又补的旧衣服。为了保证前线物资供应的充足,朱德经常到兵工厂视察生产情况。当时,在西柏坡附近有一个兵工厂,据该厂修理股老兵赵振江回忆:“当时,朱德总司令经常来我们厂视察,但从来不讲排场,只有一名警卫员陪同。他穿着旧的粗布军装,帽子也洗得褪了色,乍一看就像一名普通的老兵。”

    朱德同党中央进京后,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。曾在华北军政大学学习的魏洪栋回忆说:“我在华北军政大学学习期间,经常有领导来学校讲课、看望学员。我对朱德总司令的印象尤其深刻,他每次来都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军装,帽子洗变形了,以至帽檐儿都塌了下来。学员们纷纷感叹朱总司令真是俭朴,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。”

位于西柏坡附近的兵工厂旧址

    朱德不仅自己勤俭节约,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。朱德的女儿朱敏回忆道,“有一次,母亲先斩后奏,未经父亲同意,把裁缝师傅请到家里,准备为他做身新衣服。父亲见了裁缝师傅,却讲起勤俭建国、勤俭持家的道理:‘衣服、被子只要干净就好,补补能穿、能盖,何必买新的?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。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,那时候一件衣服得穿好多年!’最后,工作人员出面帮助母亲解释,说是为了参加活动时穿,父亲才勉强同意。”他还经常告诫子女:“衣服的主要作用是御寒,只要穿上暖和、干净,就是好衣服。”1960年10月30日,朱德作诗一首:“从俭入奢易,从奢入俭难。勤俭建国家,永久是真言。”

    1949年3月23日,朱德随党中央进京,这个衣架则留在了西柏坡。时至今日,该衣架依然陈列在朱德的旧居中。

    西柏坡纪念馆供图

    原载于《中国报》2020年9月4日 总第3573期 第二版

 
 
责任编辑:李聪
 
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