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 > 珍档秘闻

“枢机之发动乎天地”

——记载中国第一家民营纺织企业的《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》

作者:朱 江

来源:中国报

2020-11-23 星期一

大生纱厂创办初期向社会募集资金发行的股票及其存根

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正月初七日,大生纱厂总账房给沪账房的元号号信(沪所录底)。

    文献遗产名称: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

    文献形成年代:1893(清光绪十九年)至1907(光绪三十三年)

    文献数量:559件,另137册

    文献保存者:江苏Letou南通市馆

    《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》是大生纱厂创办初期形成的,记载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、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高中状元后弃官还乡办实业、办教育的艰难历程,揭示了大生企业集团所包含的工业、交通、垦牧、文化、教育、慈善等诸多事业的创办、发展过程。该文献是研究张謇与大生企业、研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、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。

实业救国

    清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,由于日本蓄谋已久,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、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。随后,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压力,签订了《马关条约》。在《马关条约》中,允许“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、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”。这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对华资本输出,中国的经济面临着进一步被侵蚀。

    光绪二十一年(1895)九月,两江总督张之洞命,“分属苏州、镇江、通州在籍京官,各就所在地方招商设立机厂,制造土货,为抵制外人之计”。随后,在家乡丁忧守制的翰林院修撰张謇奉命在通州(今南通)设立机厂。

    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,16岁中秀才,光绪二十年(1894)的状元。同年,张謇因父亲病故回籍丁忧守制。此前,他在一封信中写道:“謇天与野性,本无宦情”,“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,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……”可见,张謇并不留恋官场。

    张謇在家乡期间,曾了解到通州产棉较多,有不少农民从事纺织副业。他们把自纺的土布叫作“关庄布”,除自家留用外,还运销东北各地。当时,洋纱正在向我国内地渗透。由于洋纱价格便宜,很受百姓欢迎,遂出现了洋纱排挤土纱的情况。有鉴于此,张謇觉得兴办纱厂,就地收购、生产、销售棉纱,必会兼收“本低销畅”之利,完全可以同洋纱进行竞争。

    丁忧期满,当张謇回京见到与他有师生之谊的翁同龢时,才得知老师不仅被“开缺回籍”,还遭“削籍编管”。此事让张謇更是觉得官场险恶,坚定了他实业救国、远离官场的想法。

大德曰生

    虽然张謇是状元出身,入过一品大员幕府,但集资之路异常艰辛。因为他所交往的多是名士和幕僚,不少人对其是爱莫能助。最后,张謇准备以民间集资的形式办厂,广东人潘华茂、福建人郭勋、浙江人樊芬、通州人刘桂馨及海门人沈燮均、陈维镛等人愿意参与,并分头在上海和通海地区(通州、海门一带)集资。用纺纱机生产对于通海地区的百姓来说是新事物,外加上海的华资纱厂经营情况不佳,导致人们对张謇办厂持观望态度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冬,张謇在通州唐家闸购置土地准备建厂之用,并决定取名“大生纱厂”。其中,“大生”二字出自《易经》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。

    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樊芬、陈维镛退出投资,本地的典当商蒋锡绅和木商高清加入。由于张謇集资不顺,两江总督刘坤一出面协调,用官款购买的美国纺纱机作价50万两银入股。这样一来,纱厂从商办变为官商合办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夏,张謇与盛宣怀签订《通沪纱厂合办约款》,分别在唐家闸和浦东开设工厂。官方承诺只取官利,不参与纱厂的经营管理。同年底,张謇开始命人建造厂房。随着基建的进行、机器的安装、物料的储备,资金压力越来越大,大量流动资金主要依靠张謇四处筹借的短期高息贷款来支撑。

    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十四日(1899年5月23日),大生纱厂正式开工。张謇专门请来翁同龢撰写了一副对联:“枢机之发动乎天地;衣被所及遍我东南。”开工后,纱厂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。一筹莫展的张謇接受了他人建议,将现有的棉花纺纱,卖纱后再买棉,如此循环,勉强维持。几个月后,棉纱的销路转畅,大生纱厂开始获利,自此连年盈利。

社会企业

    大生纱厂对于张謇来说,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。他认为,实业与教育两者的关系是“苟欲兴工,必先兴学”。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教育,而要办教育,必须依托实业。因此,在大生纱厂初有成效后,张謇便着手发展通州的教育。

    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春,张謇上书刘坤一,建议设立师范学校,但没有被采纳。他认为“欲雪其耻,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;欲求学问,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;欲教育普及,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。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,尤须先从师范始”。第二年,张謇与沙元炳、范当世等人谋划创办通州民立师范学校(今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)。为了保障学校的经营,张謇决定把大生纱厂每年的余利由13份改为14份,其中一份专门作为学校的经费。张謇认为:“中国之师范学校,自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始;民间之自立师范学校,自通州始。”

    除了兴办学校外,张謇还在通海地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,创办了一系列的企业,如:通海垦牧公司、广生油厂、通州大达内河小轮船公司等。为了便于货物流通,张謇在筹办大生纱厂时,就策划将通州的天生港开辟为通商口岸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清政府批准天生港暂作可以起下货物之不通商口岸,交江海关辖理。天生港的自主开埠,不仅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,也带动了长江北岸多地的经济发展。

    目前,南通市馆保存的《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》文献来源于大生沪账房(初名“大生上海公所”)。早在大生纱厂筹办时期,张謇就在上海设立了大生上海公所,负责采购机器物料、汇兑银洋、报税领照、与江海关交涉等事宜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下半年,大生上海公所迁出暂寓的广丰洋行,搬入天主堂街三十一号的春裕成,改称“大生沪账房”。后来,大生沪账房虽然屡次搬迁,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,大生纱厂进行了第一次股东大会,决议将大生沪账房改名为“大生驻沪事务所”。

    原载于《中国报》2020年11月20日 总第3605期 第四版

 
 
责任编辑:张雪
 
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